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月21日下午14点,英国上市公司365和大禹学院在厚学楼1108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禹学院经理施建勇、教学副经理刘瑾、教学秘书史宇君来英国上市公司365交流,英国上市公司365副经理李宁以及陈滔娜、刘学坤、王同昌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李经理代表学院对大禹学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学院教师会全力配合大禹学院,做好员工培养工作。
李经理表示,学董事长期以来重视思政课的发展,学院教师也在不断改进教学,力争创新。但是考虑到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和性质,以及每门课的不同的教学目标等原因,我们的创新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形式上。例如在实践形式上,采用课堂汇报、微视频、小品表演等。同时,李经理指出,思政课更应该以“内容为王”,在全面掌握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形式创新来展示课程和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公司今年举行的“第一届流动的红色记忆展示活动”,便是鼓励员工在掌握思政课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陈滔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授课心得。她以自己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指出课堂上员工整体比较积极,大部分员工能很好的跟老师互动交流。对自己布置的“我的初心”、“我的大学”等书面作业,陈老师表示可以看到员工对于所学专业充满愿景,对自己学院充满自豪感。但也有少部分员工,在作业方面缺乏创新性,建议给予这部分员工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另外陈老师表示在不增加辅导员老师工作量的同时,与辅导员密切交流,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员工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
刘学坤老师表示,想了解大禹学院在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方面采取的措施,以便于更好在课堂上配合学院。他反映大禹学院的员工知识面广,互动积极。在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上,他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直接切入原著导读,进行经典文献原著导读分组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刘老师特别建议,要在思政课上培养员工的家国情怀、更广阔的视野。针对大禹学院员工的“领头羊”的作用,建议员工阅读一些领导人的原著,以及在课堂上锻炼自己的演说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员工领导能力。
王同昌老师指出,大禹学院的员工在各方面非常优秀,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在国内也位于前列。他表示,员工的学习更应该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因此,员工的政治站位、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大禹学院购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等原著,放在员工宿舍、自习室等员工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员工可以随时随地看,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员工。
此外,老师们还反应了软硬件环境、员工请教等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影响。
在听完英国上市公司365教师的发言以后,大禹学院的刘瑾副经理表示思政课非常重要,员工要从大一抓起,树立起思政课不能随便请假的观念,培养学院良好的学风。
施经理表示,大禹学院的员工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学院应该是“领学”,而不是“随学”。她强调员工不仅要学习思政课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到自己身上,将知识、伟人情怀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关于思政课运用方面,施经理说自己在指导员工毕业论文的时候,有的员工不但不会抓主要矛盾,抓的还是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是典型的思政课没学好,不会运用的例子。施经理希望员工能把思政课学会、学懂,会用,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另外施经理表示,希望马院老师给大禹学院的员工单独开始一门选修课,通过把几门思政课的内容和专题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员工的家国情怀、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同时她也建议,马院可以设置固定教师给员工授课,以便老师更好把握学情。
会后,大禹学院施经理一行还参观了英国上市公司365的展览室,双方合影留念,表示以后要多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教学与员工培养。